“中英之间:跨语际文艺实践——从《蒋彝和他的文友》说起”读书活动举行
东方读书会第2期
张馨宇 |2024-02-01
收藏

雷竞技官方正版讯 1月27日,在大寒节气之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倪文尖,复旦大学教授马凌,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王宇平与读者相聚在东方出版中心中版书房,参加“东方读书会”的第2期跨学科主题交流读书活动。本期读书活动主题为“中英之间:跨语际文艺实践——从《蒋彝和他的文友》说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留学的普及,使得文化、文学与跨语际的书写之间的联系变强,而这些文字也更多地进入到普通读者的视野。但将时光回溯,蒋彝、陈西滢、熊式一、林语堂等早期最具代表性的跨语际写作者的文字与事迹却一度遗落在岁月的流水之中。如今,我们跟随研究者们的步伐,以《蒋彝和他的文友:旅英华人的艺术创作与社会交往(1930—1950)》《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熊式一: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4本书为锚点,以4位嘉宾的记忆与讲述为引线,从文学、史料研究、新闻、传播学等不同视角,穿越时光与历史的碎片,重回历史现场,观摩了这群双语作家们的创作与生活,重新认识了他们对20世纪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子善娓娓道来自己与几位人物的神交史:从因《中国书法》而与蒋彝“初遇”,到去剑桥访学时因一本小册子再度“相逢”;从蒋彝的文学创作谈到他的画;再从蒋彝的个人经历发散到他的交际圈,引出熊式一、萧乾、徐悲鸿等名家。陈子善还特意找出收藏的珍贵书影以及蒋彝的画作照片,为读者提供了更真实可触的素材,让蒋彝从书本之中逐渐“走”到我们的面前。此外,陈子善从中西方语境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交际方式的差异出发,认为蒋彝、熊式一等人在英国的集会式相处和生活是颇具智慧的。

陈子善教授

倪文尖在谈及蒋彝的字“仲雅”时讲道:蒋彝本人气质出众、温文尔雅,字合其人。但初入英国,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中国人一度是倍受冷遇的,且当时的蒋彝语言不通,于是出国后将自己笔名改为“重哑”,成为一名在海外默默观察的“哑行者”。受友人熊式一创作剧目《王宝钏》的影响,蒋彝潜心写作亦重视交际,凭借自身独特的儒雅气质以及敢于自嘲的幽默打开了局面,扭转了西方人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他以独特的“中国之眼”纵观中西、评判古今,成为重塑英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重要角色。

倪文尖教授

马凌则从新闻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首先分享了蒋彝译“可口可乐”的轶事已成为广告学的经典案例。其次,讲述了初入伦敦的蒋彝是如何身着长衫,参加了一场场的集会与演讲,逐渐形成极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一方面显示了充分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暗合当时英国上层人士对中国的特定预期,蒋彝的出现满足了特定阶层与文化氛围之下对华人的好感与好奇。马凌还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蒋彝的笔名“重哑”,认为从他的行事风格来说是上海话中的“不响”,从寂寂无名的外来者一路向上,创作、作画、演讲,有条不紊地积蓄力量,抓紧每一次机会,直至成为哥大的终身教授。

马凌教授

几位嘉宾亦谈及《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抛开作者陈西滢作为鲁迅的论敌、凌叔华的丈夫的特殊身份,从他不偏不倚、细腻真实的文风出发,对他的人品予以极高的赞扬,并提出这本书信集与《蒋彝和他的文友》形成了生动的互文关系,可一起阅读。从陈西滢、熊式一、蒋彝的交集扩散到他们的“朋友圈”,几位老师亦畅谈了文人雅集的盛况以及每位代表人物迥然相异的人生轨迹,并发出“没有人是孤单地成功”的感慨。

王宇平作为主持人,穿针引线,将几位嘉宾的对谈黏连成浑然一体,并从倪文尖年轻时的文章出发,请几位嘉宾各自以“不要忘了……”为句式作答,为本次读书会划下句点。

王宇平教授

特定的历史条件成就了一代海外作家,但我们对20世纪中英双语作家群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不仅仅是文学与文化的跨语际写作与传播,在新闻学和传播学领域也同样不能忘记前辈们的卓越功勋。在读者交流环节,几位教授对年轻一代的学者、译者、读者提出新的期待和勉励,愿我们能接过前辈们的旗帜,在文化交流以及研究和创作之路上走得更远。(张馨宇)

所有评论( {{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