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王焱 1978年出生, 2003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主要个展:2018年本裕空间王焱作品展 ;2016年11画廊王焱作品展;2015年今日画廊 “濔”王焱个人作品展 ;2012年 “新境”北京798虹墙画廊;2008年北京万达国际 “归途”王焱油画作品展;2009年 北京798“迷”王焱油画作品展。
站在王焱作品《孔雀》面前,我静静看了5分钟,当被告知这幅作品整整用了40余桶油画颜色时,我突然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张力和内涵。正如王焱对于自己近阶段作品的透析:“我是在分析自己的问题,判断‘画面’与‘图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主次,或是形象思维,或是抽象思维。”
第一次接触王焱,是在微信上。不凸显个人经历,挚爱艺术,是经过前期沟通了解后,我对于他的认知。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此次专访,我约王焱进行面谈,对这位文字回答“吝啬”的艺术家,采取正面“攻击”,在交谈中,我走进了这位青年艺术家的世界。
“每当有灵感的时候,动笔之前我就已经想到了画好的样子。每次画好一个作品后,我也会思考,是否解决了上一幅作品的问题,和下一步要做什么。”用艺术来解决问题,是采访中王焱重复多次的话。从人物到物体,从正面到背面,王焱在艺术创作中给自己更多尝试,也让自己实现更多可能。
对于王焱作品呈现的关键要素,策展人朱兴国在2016年对他的的作品进行了关键词解读。第一,物质性。西方绘画具有强烈的仪式感,与其重物质性有关。虽然东方绘画也注重物质性,但其对意图的实现远重于结果。王焱对物质性追求使得其作品具有某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牵引他对媒材的物质性有近乎疯狂的迷恋,在长时间探索如何赋予物质高度精神性的同时,又使他对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刺点”有深刻的体验。例如对系列作品《他山之石》的呈现,王焱不仅在画石头,更是在画人。他将石头砸成细小的粉末装进玻璃瓶与绘画作品形成对应,让购买或者欣赏的人,不仅看到了作品,更看到了石头本身的样子,用原始性还原物质性。第二,留白及图像符号。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为独特的语言逻辑体系特征之一,这是脉络中的基因,山水花鸟是中国绘画最为典型的永恒主题,既无需蓄意彰显也不必刻意回避,关键是语言转换的程度及切入角度的时代性,例如作品《绣羽鸣春图》《仕女图》《犬图》等,王焱在作品中引用传统绘画图像或符号进行呈现,诚恳而自然。
从作品呈现的薄到厚,也表达出王焱对艺术表达以及思考内容方向的转变,“绘画性”成为其创作的一种艺术实践。在2018年1月6日开幕的王焱作品展上,策展人黄姗说:“王焱放弃了长久以来艺术创作中诸多需要遵从的合法性建议,明显表现出强调保留‘绘画性’而做的努力。在绘画语言方面,他将绘画材料的物质性和绘画作为‘手工生产’的‘手工性’发挥到最大。材料自身的特性和艺术家的情绪被充分释放在画面上,营造出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在2017年最新作品《濔》《沵》《沕》的呈现中,王焱不再拘于主题物的呈现,转而对于注重背景的创作,将创作实践的被动行为转为主动,成就自身独特的视觉语言。
从王焱近几年的作品来看,其中很多元素和形象源于宋代绘画,他将中国传统的绘画元素与当代油画表现形式相结合,使形象脱离了传统的语义背景,充满了一种矛盾张力。王焱对“语言——图像”的关系作了正面的回应,他试图以作品表达批判,以视觉形象融化哲学,以实实在在的手工劳动展示艺术观念,从而组成个人化的独特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