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访人:蔡迎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采访人:解 慧(雷竞技官方正版记者)
□听说您的图书馆生涯,是从编目开始做起的,可以称得上为“编目专家”了。
■大学毕业后,我先是在江苏连云港淮海工学院图书馆工作了7年,主要是从事西文图书的编目工作,1999年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专业在职攻读硕士,并于2001年底通过人才引进调到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刚到上师大图书馆,馆领导看我在原单位一直做编目,因此就让我到编目部,主要是做中文图书的编目。上师大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一直都很扎实,编目工作也非常规范,本馆取号规则严格。记得当时有件事情给我的印象最深,一个就是艰难而漫长的编目学习,上师大的同类书区分号用的是著者号,并且取繁体字的四角号码,这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四角号码和繁体字的新手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整整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才慢慢能够独立取号。在取号的时候,遇到不熟悉的字,我就从书目库里去查这个字的4角号码,3个月之后,才基本上能上手进行编目工作。记得当时部主任没有安排我做新书,而是让我将积压在部里的旧教材翻出来进行编目,她说这些旧教材情况复杂,如果能把这些都处理好做好,就可以成为半个编目专家了。于是,我就从这些旧教材入手练习,遇到问题及时向部主任请教,差不多又用了2个多月时间,积压的旧教材基本都被我做光了,编目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除了古籍,民国文献也是贵馆的一大馆藏特色,是如何建设的?
■除了专业需求外,古籍是上海师范大学的特色资源,馆藏线装古籍7700余种、约10万册,资源总量在全上海排名第3,其中善本古籍1400余种、2.6万余册,地方志1700多种。在明清方志、清代文集和别集,以及词学、红学等方面有鲜明的馆藏特色。一些元刻本、明清稿本、套印本和绘本极为珍贵。其中不乏海内外孤本,如元任仁发撰《水利集》十卷二册,明末钞本,赖此传世;宋韩元吉编《古文苑》九卷四册,乃明赵均影宋钞本,极为罕见。2009年上师大图书馆被授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又一特色资源是“民国文献”,共收藏民国时期期刊900余种、民国图书6万余册,其中包括民国时期老教材3000余册。
另外,我们也加强了新版古籍及新版民国文献的资源建设工作。近年通过专项资金,购买了《中华再造善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申报》《民国文献类编》《民国史料丛刊》等一大批新版文献。同时我们也大力强化数字资源建设,购买了民国图书数据库、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等电子资源,通过馆藏挖掘,自建近代上海方志资料数据库、民国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从纸质和电子资源两方面,构建了完整而体系丰富的特色馆藏。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强化这两方面资源的特藏建设。
□在特色馆藏资源方面,对馆员有何要求?
■我们非常强调业务工作与学术研究的结合,我一直鼓励并带动馆员开展馆藏研究、出版研究和文献研究,让我们从事资源建设的馆员,对馆藏有充分的了解,对当前的出版状况了然于心,对馆藏发展有明确的思路,让他们成为资源建设方面的专家而不仅仅是一个采购员,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馆在民国文献、馆藏与出版等方面的研究,已有相当多的成果。比如我们出版了以挖掘馆藏资料为主的《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民国文献珍本图录》,以反映出版现状的《民国文献整理与研究发展报告》等多种专著,近几年发表于CSSCI期刊的民国文献研究方面的论文达到20余篇,馆藏出版方面的研究成果有近40篇。当然,这些研究,也反过来指导了我们实际的采购工作,从而使我们特色资源建设的工作做得更好,馆藏更加优化,特点更为鲜明。
□近年来,贵馆也在阅读推广上发力,有哪些亮眼成绩?
■上师大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比较鲜明的一个特色就是主题明确,在活动中浸润浓烈的文化气质。比如2017年的读者服务月,就配合了央视诗词大会在社会上引发的诗词热潮,开展了“悦读,以诗词同行”的系列活动。2018年,配合学术界对“海派文化”研究的重视,策划“海尚悦读 寻梦上海”的主题系列活动。主题鲜明、活动集中,从而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单一的小型活动。
在活动的形式上,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进。比如我们每年举办的书展,之前大都是以荐购的形式进行,同学们借不到书,参与并不踊跃。从2017年起,我们的书展基本上都是“你看书我借阅”的即时借阅书展。所有新书,未经加工,拆包即借,目的就是缩短借阅周期,扩大借阅量,让读者在第一时间拿到最新的图书。全年11场书展,场场现场爆满,出现学生排队借阅的热闹场景,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图书的借阅率,当然也推动了阅读活动的开展。
□贵馆不仅是阅读推广,也在海派文化上下了诸多功夫,具体是怎样操作的?
■2017年10月,在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的支持下,通过申报上海科协项目,我们组织策划了一场“图书馆在海派文化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学术研讨会。今年以委员会为平台,我们又策划并推出了海派书展、海派讲座、海派图片展、海派摄影比赛以及海派朗读大赛等一系列以“海派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我们不仅是这一系列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也是活动的积极实践者,在即将于4月23日举办的“2018上海师范大学读书文化节既图书馆读者服务月”中,不仅把所有的这一系列活动全部纳入了活动计划,还把一些传统的保留项目,也加入了“海派”元素,比如,策划了“海派阅读达人秀”“海派文化阅读交流会”“海派阅读马拉松”等项目。
此外,我馆一直都结合馆藏文献自制展览进行宣传的传统,上海地方文献也是我们取材的重点,例如《上海记忆》《民国老报刊中的风雅与时尚》等展览都引起广泛的关注。此次,我们将设计大型展览《文献的记忆――别样的海派文化史》,通过展览制作,来挖掘海派资源,传播海派文化,吸引读者对海派文化起源、传承和发展的兴趣,涵养民族文化情结,培育文化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