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自然发生
朱建钊 |2021-05-18
收藏

■朱建钊(北京师范大学卓越实验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作文是个难题。这个难题属于孩子,但首先属于老师。我想做的,并不是让学生学会写作的诸多技巧、将文章拼凑出来,而是真实地让写作自然地发生。

这个“发生”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被展现、被写出来。这一层很简单,通过摘抄、背诵、记录反馈,一部分同学就能实现“发生”。但明显,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发生”,也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发生”。第二层“发生”就是自然而然、有感而“发”,作文不再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作业,而是讲述一个内心想讲的故事,一件帮助自己抒发内心情感的工具。作文是愉悦的,作文是必须的,是不吐不快,是畅快淋漓。当然,学生要到达这一步并不容易。

在2017年版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个单元。单元第一课是《保护地球》,描述了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的情境;第二课是《鹿和狼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第三课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章是印第安酋长发表的一篇演讲稿;第四课是《青山不老》,讲述一位青年在中国山村的所见所思。这组课文我以整合的形式讲授。在讲述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按照课文顺序,读者的目光变成了电影镜头,在一篇篇课文中逐步推进,镜头逐渐聚焦。正是基于这样的灵感,我开始大胆尝试用电影镜头上写作课。

有了灵感之后,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电影镜头转化为文学语言?经过多次尝试,我发现电影镜头中的远镜头,其实就是环境描写;当镜头再推进一些,就可以是动作描写;镜头再推进一步,便是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指向不明、含混的空镜头,其实就是心理描写。有了这样的逻辑,写作就变得具体、可视、易于理解。在写作课上,我和学生采用了这种写作方式,学生变得有的写,容易写,乐于写。至此,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写作大门。之后,我们相继开发出来了多种“运动镜头”,以及将其转化为文学语言的方法,例如大推进、小推进、大推出、小推出、大旋转、小旋转……

当我们乐此不疲地进行写作实践时,学生对写作的信心也随之激增。就在这时,一个新的问题浮出水面:脱离生活实践,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即便学生有了丰富的镜头写作技巧,有了难以按捺的写作欲望,有将故事讲得引人入胜的能力,但缺乏写作素材,也就等同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以为继。

究其原因,这都是由于学生的生活趋于单调。为此,我想了很多方法,比如创设有趣的情景,让学生观察自然,带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可以写的事物。但真实的情况并不如预期乐观——因为这些素材,都是我们呈现给孩子的,是我们带领孩子发现、体悟的。这样的“套路”用多了,学生就会知道,教师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写作服务。久而久之,往往写作课还没开始,学生就对我“充满警惕”。这种从一开始便被学生识破的有意识引导,最终导致了“自然发生”难以实现。又回到了那个最初的问题,如何让学生从真实的情感生发出写作欲望,并把文章给写好?

技巧训练和“真实发生”还隔着一层薄纱没有戳透。于是,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关于“真”的讨论,尝试给“真”下定义。什么是“真”?如果说真实发生的事件是“真”,那么没有真实发生,但是从阅读中真实感受到的情绪算不算“真”,将自身带入影视作品中的感受算不算“真”?经过讨论,我们最终得出来,上述内容都属于“真”。这些“真”的元素,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也就是学生的写作素材。

有了讨论作铺垫,我换了一种思路——不是简单地引导和得出结论,而是师生共同研究电影或阅读文字,通过对镜头语言的分析,理解电影内核,再将其转化为写作。于是,我们的问题也就转变成了如何研究一部电影或一本书。我明确了“从教材中拿”的基本阅读策略,以教材作为训练材料,教学生如何从书中拿想要的东西。同时,我给出了“手脚架”:一是拿结构、二是拿细节、三是拿感情、四是学升华。经过3个单元的引导,学生们已经能够成功从阅读《朝花夕拾》中,拿到可以运用到写作当中的事物。

由此,我们打通了教材、打通了阅读,成功将其与写作联系起来。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情感不再受限于现实世界的“发生”,学生的作文技巧也随之生成。无论是电影镜头,还是文学作品,这些都是学生的写作素材。只有打通了素材的源头,写作之路才能水到渠成。

所有评论( {{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