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河北》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定价68.00元
长万余里的中蒙俄茶叶贸易之路,是17世纪时兴起的以茶叶为大宗货物的国际商贸黄金通道,更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其历史意义与贡献,堪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海上丝路等相比。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上这一条“万里茶道”形象地喻为“世纪动脉”。
而万里茶道河北一段,是承接南方茶产区的茶产品,再由张库大道将茶叶送出国门的重要一节。巍巍太行山脚下、大运河的水面上,散发着茶香的茶包,被装载在驼马背上、货船舱中,随着一支支商队缓缓运行了数百年。河北著名文化学者梁勇,在国家启动万里茶道申遗之际,细细梳理河北万里茶道的史料,将多年的学术研究积累汇集起来,著成《万里茶道·河北》一书,再现了古人如何贩茶、运茶和吃茶,并进一步发掘和弘扬燕赵历史文化和茶路文化,让更多人认识燕赵茶路在万里茶道上的地位和影响。
万里茶道有着悠久的历史,也随着时间不断演变,对中国、蒙古、俄罗斯直至西欧的人文交流与商贸发挥了重要作用。17至20世纪,万里茶道最为繁忙,起于福建武夷山,经赣、徽、鄂、豫、晋、冀、内蒙等省份,至蒙古乌兰巴托,再经俄罗斯恰克图到圣彼得堡等地。中国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总长达一万三千多公里。万里茶道申遗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程,是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工程,对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促进中国茶文化和茶产业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战略意义。
河北虽是文化大省,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其品牌度和国际知名度仍不够高,正是所谓的“酒香也怕巷子深”。 燕赵大地上发生过的堪载史册的事件、影响深远的风俗,有相当一部分已被流逝的岁月所尘封,甚至有不少河北人也不知其详。2019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万里茶道(中国段)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万里茶道申遗为重新曝光河北历史上一系列重要文化事件和文物遗迹提供了契机。这部《万里茶道·河北》,就为我们重新冲洗出了河北茶叶之路的“老照片”。
万里茶道虽兴盛于17世纪之后,但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它绝不是清代才开辟的,而是在漫长的多民族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延伸的。书中按时代分了五个阶段,为我们追溯了悠远的茶的历史。首先从汉代与魏晋讲起,讲述茶之初及其北传。产于江南的中国茶叶,早在汉代,就已经沿着国内的茶叶贸易之路,在河北的郡国中传播。至晚在北朝时期,就经过华北平原的商道传播到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继而是茶北传之后,隋唐五代时期河北的茶叶之路与茶文化。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茶马贸易,河北茶叶之路是重要的通道。宋辽时期的南北贸易也深受政治格局影响,文化也因之形成其特色。金元时期朝代更迭,土地频繁易主,茶道也经历了兴衰,但仍顽强存续着。至明清时期,东西方各国更多地往来,中国茶叶这种神奇而独特的东方树叶,开始大量走出国门,影响着全世界人们的饮食习惯。当时的茶叶向北出口,主要是将江南、淮河流域的茶叶北运,经张家口运送到蒙古、俄罗斯,河北、山西太行山东西两麓的古代驿道、商道,就成为茶叶运输的必经之地。河北的邺城古都、赵州桥、定州古城、正定古城、沧州正泰茶庄、飞狐古道、蔚县古城、鸡鸣驿、张家口堡、大境门、元中都遗址、京张铁路,以及马克思笔下的从天津港到通州的“白河”等重要文化遗产,每一处都留下了万里茶道的千年印记。书中以茶道为线,穿引出历史著名事件的发生、著名人物的作为。例如,从这本书中可以读到,从谂禅师“吃茶去”这一历史著名的禅林法语、公案,就出自河北。从谂禅师将禅宗修养与茶俗结合,创造了中国禅茶文化,并且通过海上丝路传到日本、韩国,对日、韩茶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日本的茶馆、茶社,大多还写有“吃茶去”三个真写汉字。书中还讲述,生于邢州龙岗的周世宗柴荣,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茶商出身的帝王。书中还以大量图片,展现了古人饮茶的器具、关于茶的文献记载,以及经历了时间磨洗的文物、古迹。
梁勇著这部《万里茶道·河北》,自己也是本着一个“使命”,即通过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考古史料,向世界宣示,河北平原的一系列古城、古驿、古道、运河,都是万里茶道重要遗产点,应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对于读者,尤其是爱饮茶的人,了解一下茶的历史,杯中香茗则会多一些时空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