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当道的今天,让孩子多读书,恐怕是很多家长的奢望。而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但可以实现这个愿望,还能在共同阅读中获得快乐,培养彼此情感。相关媒体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84.53%的家长认为亲子阅读很有必要,而故事类图书成为亲子阅读首选。“熊猫作家”蒋林的长篇小说《追熊猫的人》,被定义为“亲子共读小说”,正好符合这一时代潮流。
婚姻破裂、女儿生病、公司倒闭……一个年轻时努力奋斗走出大山,好不容易才进入城市的男人,突然发现自己要面对失意甚至失败的中年。他该何去何从,才能找回自我,治愈家庭、女儿和人生未来?这样的主角,显然不仅仅属于是一部儿童小说,而是有着更深厚和远大主题的作品,能让更多人从中有更多体悟和收获。
《追熊猫的人》中,主人公张驰带着女儿张想回到故乡宝坪,一方面希望陪着患了自闭症的女儿亲近大自然,改善她的病情,另一方面,还怀着一个藏了多年的愿望,即调查清楚当年父亲突然去世的幕后真凶。
张驰一家跟大熊猫有着极深的渊源,爷爷曾为了保护和研究大熊猫,付出一生的精力,甚至鲜血。而父亲也在深山巡护时掉下悬崖去世,彼时,张驰尚在母亲腹中。因为传说父亲是被盗猎者所害,张驰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查清背后的真相。
但随着在宝坪的深入调查,张驰知道了更多关于爷爷和父亲的故事,也对大熊猫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女儿想想,在远离城市喧嚣之后,在美妙的大自然间重新找回了自我和快乐,病情迅速得到很大改善。张驰也开始反省多年来的生活,甚至与已离婚的妻子在情感上重新燃起了希望。张驰最终决定和妻女回故乡定居,并主动加入大熊猫巡护队,继承了爷爷和父亲的志向,成为“追熊猫的人”……可谓一家三代不改初心。
小说从张驰个人和家庭的烦恼入手,逐步深入到宝坪的大熊猫保护和文化推广。张驰和女儿、妻子都找到了自我治愈的“良药”,同时呈现出一代又一代大熊猫保护人前赴后继的感人事迹,是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也是同时照亮熊猫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灿烂阳光。
蒋林在济南书博会上和读者分享时曾表示,新时代儿童文学的人物塑造,需要紧扣三个关键词,即在场感、时代感和责任感。我以为,《追熊猫的人》这部作品,正是蒋林对这三个关键词的实践。
《追熊猫的人》的在场感,首先体现在故事发生地设定,作为大熊猫保护和文化传播的宝坪,地名是虚构的,但在四川,这样的地方却真实地存在好几个。其次,故事里的人物,并没有被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熊猫侠”,而是生活在具体而真实的当下,有着自己的亲情牵绊和生活烦恼。比如张驰,一面在大城市里打拼一面怀念少年时的故乡,一面为生活琐事烦恼一面又怀揣远大梦想,这样的纠结人物在我们身边可谓一抓一大把,读者很容易找到共情之处。
蒋林认为:“要观察生活中青少年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生活与成长中的烦恼与喜悦,哭泣与欢笑。我们所书写的人物,是为他们和他们的感受代言,要与他们的心灵产生共情。”在《追熊猫的人》的故事里,无论是张驰、严晓晨和朱锐这样的成年人,还是张想、朱一诺和法国女孩朱迪,所思所想都和时代相契合,特别是张想这样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常常沉迷于网络,父母则忙于工作疏于沟通交流,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时代人物形象。但他们真的愿意把自己封闭起来,对这个世界,对父母亲情无动于衷吗?如果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蒋林在小说里给出了答案。
在《追熊猫的人》出版之前,蒋林还推出了书写大熊猫“花花”的非虚构作品《熊猫花花》。这两部作品的重大区别是,《熊猫花花》关注一只具体的、真实的大熊猫,而《追熊猫的人》则把视角的主体转向了热爱大熊猫的人类,是一部纯虚构的文学作品。虽然如此,但在《追熊猫的人》中,仍然有一只大熊猫“三条腿”和张驰的彼此守望。大熊猫“三条腿”在现实中是有原型的,甚至张驰的女儿张想的名字,也来源于一只真实的大熊猫——中国首只放归野外雌性大熊猫“张想”,它们都代表着当下时代精神某一方面,如正直和勇敢。对大熊猫的保护史,本身就是一曲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共生的交响曲,所有热爱大熊猫的人,都是追熊猫的人。这也是在场感和时代感的一种体现。
而责任感,可能是儿童文学中最让人担忧的一点。在当下的童书市场,可谓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一些作者为了追求高产,完全弃社会责任而不顾,甚至往猎奇恐怖方向写作,为少年儿童的身心带来不良的影响。《追熊猫的人》中的人物,是要带领读者去追寻和感知美好,感受到并懂得爱、宽容、正直、勇敢等一切人生和世间需要的良善,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无论是张驰投入大熊猫保护事业,还是张想和朱一诺、朱迪的友谊,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张驰和张想父女彼此关爱和鼓励,共同勇敢地闯过了人生的迷雾森林,更是值得所有人学习。
阅读,尤其是少年儿童的阅读,不仅是为了消磨时光,更要籍此增长知识,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找到自己的方向。
《追熊猫的人》用优美的文学语言,生动描写大自然,熊猫、雪山、彩林,呈现很多珍稀动植物知识,更通过鲜活的人物和曲折的故事,讲述守望、探索、追寻的意义。我以为,《追熊猫的人》不只是一部儿童小说,更是一部讲述人生不同阶段的自我治愈和救赎的作品,既能让作为父母的中年人从中反省学习,也能让敏感和迷茫的孩子找到前行的勇气。所以,它是可以同时照亮孩子和成人的世界的,特别适合“亲子共读”。
《追熊猫的人》
蒋林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年7月版
作者简介
杨不易,本名杨方毅,四川武胜县人,现居成都。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在《山东文学》《福建文学》《四川文学》《青年作家》《佛山文艺》《草原》等刊物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评论。有小说被《中篇小说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中国故事》等转载。出版有《伪单身时期》《火枪与玫瑰》《窄巷子 宽生活》《博物馆品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