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丹燕的《独一无二——诞生于中国独生子女时代》倍感亲切,因为我们共同从那个时代走来,因为都为少男少女写作,我也曾经收到大批震撼心灵的中学生来信。令人特别敬佩的是,陈丹燕自90年代初关注独生子女现象,持续以文学的方式跟踪采访和探究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倾注二十多年的心血成就了这样一部纪实巨著,的确是独一无二的作家和作品。
1990年在北京出席全国青年文学创作会议时,我曾经当面评述几位儿童文学女作家的风格,如秦文君的自然、陈丹燕的灵气、程玮的幽默等等。今天我要说,陈丹燕的作品既有飘逸的灵气也有厚重的大气,为独生子女一代人做传的《独一无二》就是她大气的代表作。
独生子女是既备受关注又极具争议的一代人,为这样一代人做传自然是富有挑战性的。其中,必须回答这是怎样的一代人,他们是问题孩子还是正常孩子,他们将如何走向远方,他们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陈丹燕用一系列文学的形象回答这个难题,甚至用《一个独生子女的成长——吴志雄的影集》作为开篇,注明其足迹:1989年,11岁成为少先队员;2008年,30岁支援地震灾区的医生;2013年,35岁在德国获医学博士学位;2020年,42岁驰援武汉的医生,等等。加上《独一无二》第二部《赤子来了》的感人篇章,显然,陈丹燕是在讴歌独生子女一代的奋发有为。
早在1996—199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健康人格与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我和中国社科院的卜卫教授主持了此项研究。1998年3月,我们出版了《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天津教育出版社)一书。我在序言中写道:“近二三十年来,大多数研究人员从教育、心理学角度与医学角度否定了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的观点,也否定了独生子女天生优越的观点,认为独生子女的特点是由独生的环境和周围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独生子女人格有五大优点,即充满自信、乐于助人、渴望友谊、积极寻求发展、兴趣广泛。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略的人格缺陷,如:在克服一定困难以取得某项成功方面的动力较弱、在伙伴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勤劳节俭表现较差、学习兴趣缺乏等。这些特点均与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紧密相关的。我们课题组预言:“独生子女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他们的发展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命运,其人格面貌必将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陈丹燕显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所以她很智慧地安排了《独一无二》的第三部《独生子女的时代解码者》,用一组专家访谈来揭示独生子女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给予读者更丰富的信息。
《独一无二》以大量的独生子女来信和独生子女访谈鲜活而有分量地证明了一个巨大的事实,那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独生子女一代人提供了最具活力的成长环境,2008年北京奥运会涌现出的“鸟巢一代”,2010年上海世博会惊艳的“小白菜”,相继展示出独生子女一代拥抱世界的崭新风貌。随后,网络时代的到来更让独生子女一代如虎添翼,带动了中国“后喻文化”的兴起,使他们成为对成人社会具有反哺能量的一代新人,就连《人民日报》也发文感叹《赞“回家问问孙子”》。
作者在记叙与朱学勤博士的讨论中有一个动人心扉的说法:“没有人知道我们会将变得多么好。”据说这句话是某中学生从报纸上看来的,特别能够反映独生子女一代的自信心。作为见证者,我来提供一个确切的出处。1987年12月12日下午,北京景山北麓寿皇殿内,我应邀参加北京10位“希望之星”与同龄人对话的活动。当请“希望之星”每人赠送同龄人一句话时,发表过《鹅黄色的窗纱》和《夏天的素描》等作品的女中学生韩晓征最后一个赠言,她带着骄傲的神态说:“没有人知道,我们会变得多么好!”
必须看到,家庭教育是对人成长影响最长久最深远也最富有个性的环境与教育。不同的家庭教育影响了独生子女不同的个性与命运。其中,包括应试教育对家庭和学校的渗透,例如“鸡娃现象”等等,已经扭曲了许多孩子的成长,甚至有太多难以言说的悲剧。在《独一无二》第一部《独生子女宣言》可以看出某些端倪,如果展开来写,完全可能写出一部让人痛不欲生的悲剧。
不同的作家向不同的方向走去,但都需要揭示社会与人生的真相,反映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陈丹燕的《独一无二》是独具慧眼的,她看到了独生子女的问题,发出了独生子女的呐喊,更以浓墨重彩描绘了独生子女登上世界舞台的精彩形象。《独一无二》证明了“80后独生子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独具乃至最具特色的一代人”;证明了“他们成了中国第一代真正普遍接触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代,以及第一批全面与互联网产生黏性的一代”;证明了独生子女那双孤独的小手,推动了中国进入志愿者时代;甚至借助调查数据和80后独生子女的口说:“80后也许是对父母最努力负责的一代,也是对子女的回馈期待最低的一代。”历史向我们证明,这些描述与概括反映了独生子女一代人的本质特点和时代风貌,而这正是《独一无二》一书的重要价值所在。
《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
作者:陈丹燕
定价:90元
出版日期:2022年2月
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