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石松所著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北京探索与国际借鉴》一书,相当深入地介绍剖析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现状、发展特征、现有政策挑战,并深入探讨了国际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政策经验,尤其是深入发掘了英国、瑞典、韩国、新加坡四国的具体政策做法,提取了可供北京等我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要内容。
北京人口老龄化现状、变化特点,在我国北方城市,以及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其突出特点包括无论是常住人口还是户籍人口,老年人口比例都在持续增长。而这也使得“同等待遇”问题被进一步凸显。
所谓“同等待遇”问题,就是北京等很多城市存在配置养老服务设施和资源,主要考虑的是户籍老年人口的需求,而没有顾及到大量随迁老人的需求。而相关的养老保障制度方面,非户籍老年人口在迁入地、居住地都遭遇了书作者所说的“制度区隔”和“门槛效应”,非户籍老年人口很难获得诸如社区养老服务等服务。
为增加劳动力供给,更好地发挥老年人口的社会作用,国家层面近年来力推增强对于退休人员再就业的扶助、保障,但这方面同样存在制度福利主要倾斜于户籍老年人口,哪怕一些城市的户籍老年人口适应部分行业用工需求的比例本身比较低。
正是因为“同等待遇”问题较为普遍地存在,再加上部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近年来疏解低端功能,进行棚户区等区域的拆建改造,这就使得部分生活服务性行业就要人口加速外流,加大了这些城市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供需矛盾。并且,包括北京在内,户籍老年人口也会因为各地都普遍存在“同等待遇”问题很难为了获得更好的养老生活环境,自愿流动到市内其他区域或是其他城市。
这本书还探讨指出,目前包括北京在内,各地都在加快推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建设,但目前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联系合作还不够紧密,目前适用的政策还不能很好地兼顾各方利益;还有一点,那就是无论是居家养老服务,还是社区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服务,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重视不足,这正是出现老年人沉溺手机、短视频以及其他一些低层次娱乐活动的重要原因。
书中介绍了北京市近年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所进行的多方面制度建设,但也指出,北京为代表的超大城市的养老服务存在供需失衡的压力,一方面养老服务需求量很大且集中,还存在多元化、异质化特点;另一方面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意愿与养老方式不匹配,表现为老年人的很多现实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基层养老照料中心所能提供的上门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不高。在北京,核心区与周边行政区呈现出很高的养老服务资源空间布局与老年人空间分布的不匹配。
书中深入介绍了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包括修正对老年人的传统看法,祛除老龄歧视,将用于老年人口的支出定位为增强老年人能力、促进老年人福祉和贡献的投资,而不是仅仅视为消费;其次就是要深入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体系的结合,从而更好地帮助功能发挥已丧失或有严重丧失风险的老年人获得长期照护,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让这类家庭中的中青年能够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还有就是要减少老年人的社会隔离和孤独。
英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构建基于社区的养老照顾服务体系,建立起了所谓的NHS社区照护模式,整合各方面的财源和服务资源,包括门诊/住院服务、家庭医师、护理人员、心理医师、公共卫生护士、社会服务人员、日间照护、社区图书和教育中心、私人和志愿者团体。在这一模式中,英国政府会给予一些需要照顾的人员(老年人、残疾人、智力障碍者)的亲属、邻居以必要的补贴,使得受照顾者能够获得基本的家庭服务、饮食服务、住院服务等项目。
而在瑞典,则由政府包揽了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瑞典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包括安全警报、家庭帮助服务、专门住宅、食物配送、陪伴服务、短期居所、日间活动、居家救济服务、生活支持、监护人;在为老年居民提供专门照护的服务方面,瑞典政府引入了市场化竞争,推行比较严格的护工认真监管;在居家不能满足养老需求时,老年人可以选择入住私人开设或政府运营的专门住宅,此外还积极改善老年居民的生活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瑞典政府对选择与老年家庭成员同住的人员发放补贴。
书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北京探索与国际借鉴》
作者:黄石松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