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携少儿新作《读史记,成大器》现身北京DT51Rendezvous,与现场的家长和孩子们面对面分享读史心得。
《读史记,成大器》是王立群教授花费3年时间专门为孩子写作的《史记》读本。与其他版本相比,这是一套真正吃透《史记》精髓的名家读本,所有观点均为独立研究,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少儿标准读本。该书入选了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少儿阅读节百种优秀图书“,上市不到一年已经销售超30万册。
走出“海选”上讲坛,读《史记》家喻户晓
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他曾41年如一日默默无闻躬耕于教育,却在61岁已过耳顺之年一夜成名。
百家讲坛主讲人中,王立群是唯一一位教过小学、中学、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教师。王立群还是教过中小学除体育课外所有课程包括音乐课的教师。这怎么可能做到,到底是怎么回事?
41年前,20岁的王立群参加了高考,虽然自我感觉考得很好,但由于政审的原因,他没等发榜就到开封市一家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在小学教书7年之后,又在一所中学度过了7年时光。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让无数人激动难安,但是命运之神似乎并不眷顾32岁的王立群。按当时的规定。超过30岁的考生必须是1966、1967、1968三届的高中生,因为这三届没有参加过高考。王立群是1965年毕业的高中生,参加过高考,不符合报考条件,错失了高考机会。
上帝在哪儿关上门,就会在另一个地方开扇窗。开封师范学院,就是王立群现今所在的河南大学前身,1978年恢复招研究生,同等学力可以报考。王立群决心考研,就近报考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这本是一个冷僻的学科,王立群绝对想不到日后还会出名。他只想进大学读书,借此改变命运。高中生直考研究生困难很多,一是工作繁忙,二是没学过大学课程,三是没有教材。“当时最头疼的是外语,我高中时代学的是俄语,丢了14年,重新捡起来非常不易。”王立群说。他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俄语》教材,“啃”了大半年,竟然考过关了。
1982年,王立群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随后的24年,他由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步变换着角色,《史记》始终是他最喜爱的典籍之一。
2005年,”百家讲坛“正在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王立群刚从北京出差回来,一大早赶回学校非常疲劳,他请求第一个讲,早讲完好回家睡觉。当天,他讲的是《鸿门宴》,平时给学生上课不知讲过多少遍了,所以张口就来,15分钟时间,背着原文,边背边讲,凭着对项羽的独到解读,他胜出了。
从1965年高中毕业到2005年踏入“百家讲坛“,这条路,王立群整整走了41年。《史记》成就了王立群41年的人生。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转折点。2011年,在”百家讲坛“中讲《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他的幽默风格将人们深深吸引,一举成名。
“真正让我读懂《史记》的是经历,是现实。人们往往说读书让人读懂现实,但我的体会,常常是现实让我读懂了《史记》。”王立群说。是生活的苦难教会了他忍耐和自强不息,让他所有的辛酸和委屈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与历史产生了共振。”
真正吃透《史记》精髓的名家读本
《史记》作为“二十四史”开风气之先,“前四史”之首,《史记》是无可置疑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涵盖礼乐制度、天文律法、山河河渠、文献典籍等方面。三千年的风云变幻、金戈铁马、帝王将相、贩夫走卒、英雄草莽、书生意气、人生沧桑、怨愤郁结,经过司马迁的大手笔,最终凝聚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虽然《史记》中的故事王立群教授已烂熟于心,但他依然精益求精。从《史记》130篇文章中精选出60篇6-18岁孩子应知应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故事。
“我花了三年时间,选取了《史记》中有代表性的60个人物故事,故事的排序基本以主要人物在世的时间为序,以便读者对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先后位置形成大致的定位,避免形成人物的时序错位。在人物取舍上兼顾孩子的理解,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人物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帮助,同时兼顾每个故事详略得当。
这套书不是据《史记》中的某一篇进行翻译,而是广泛占有材料:一是将《史记》一书中的相关编目的有关内容综合在一起,二是打通《史记》与《左传》《战国策》等书籍中的相关文献,相互印证,让孩子对真实的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阅读视角,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比如:第三册“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主要依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赵世家》三篇来写。《史记·赵世家》只对赵括的生平一笔带过,王立群教授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蔺相如、赵奢、赵括母亲的视角对赵括的“纸上谈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而《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又从战场上,以敌方的视角对赵括的行军作战进行了描写。
而在故事的最后,王立群教授对赵括的故事进行了独到的点评,他从当时赵国的经济形势、赵国的战争环境、赵国的外交策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点拨读者对于赵括的重新思考,这既是一种客观独立的思考,也是研读《史记》近半个世纪的水到渠成,更是一种对读者的认真负责。
第二册中的“赵氏孤儿”是依据《史记·晋世家》《史记·赵世家》和《左传》材料而写,王立群教授向读者说明了“赵氏孤儿”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大家熟知的赵氏门客程婴,用“狸猫换太子之计”救下赵氏孤儿,并假装投降赵氏仇敌,忍辱负重将赵氏孤儿养大。第二个版本是赵氏孤儿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借助其弟弟晋景公的势力,争夺赵氏集团内部权力。而第二个版本也是和《左传》中记载的“赵氏孤儿”事件相一致,两本史书相互佐证,内容全面。
市场上很多图书只写人物的片段,而王立群教授则写人物的一生。比如写韩信就把韩信全部的重要事件,比如少年时穷困潦倒,怎么出道,怎么成名,怎么错失机会,最后关头又如何做了错误的决定,一直到后来被杀的全过程都讲了。把韩信完整的一生都概括了。
“《史记》里的这些人物有先失败后成功的、有大器晚成的、有忍辱负重的、有先成功后失败的……他们都走过了不平凡的一生,通过这些故事在潜移默化中磨砺孩子的人生,让孩子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思想境界,增强文化自信。”
“读史需要读故事,但根本目的是明智、明理。因为时代不同,价值取向不一,孩子认识问题的能力正在养成之中,对《史记》中记载的有些故事如何去读,从中学习什么,必须加以引导。司马迁写游侠、刺客,目的不是教人去杀人,而是歌颂守信重诺的精神,对这类问题必须讲清,不能只讲惊心动魄的故事,而缺少正确的引导,否则会让人误入歧途。当然,这种指导,需要根据《史记》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需要斩钉截铁,该批判就批判,该歌颂则歌颂;有的只需要稍加引导,激发孩子自发思考。”
在活动现场,王立群教授从写作背景、孩子为什么读《史记》、向《史记》学什么等方面,辅以《史记》作品中经典人物生动鲜活的案例,向读者们分享了《读史记,成大器》这套书。
“我写这套书以文学的角度讲历史,每个故事的最后一节都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比如晋文公称霸最后一节既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还总结了晋文公这个人物:‘回顾晋文公一生,前三分之二的人生,几乎都是历史的空白,即便是有那么一点点记录,也是别人的陪衬。后三分之一的人生,则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创造了人生的绚烂。如果让晋文公为大器晚成代言,恐怕没人会反对。’‘这中间,多少坎坷,多少磨难,尽付于一个晚字中,不堪回首,不愿回想。所有的大器晚成,都是凤凰涅槃,都是浴火重生,都是努力坚持之后的水到渠成。’”
他还告诉读者:“阅读《史记》,能学到知识,增长智慧,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史记》能告诉我们,我们是怎么来的;《史记》也能告诉我们,我们该如何生活在当下;《史记》还能告诉我们,我们怎样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