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课”第四期:“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本自己的北京传”
刘思怡 |2022-10-25
收藏

由北京文联主办、北京作协承办的“文学京彩季·大家小课”系列活动正在持续进行中。继邀请刘庆邦、师力斌、李少君三位名家讲课之后,第四期邀请到为北京做传的邱华栋,为大家带来他笔下的北京。

当天,在正式分享他怎么写北京之前,邱华栋先向到场的朋友推荐了三本书:“一个是我的这本《北京传》,还有一个阎崇年写的《北京文化史》,大纲性的,挺好。还有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的叫《北京中轴线的旧影》,是一个大画册。”

“北京是一个特别难以把握的对象。”这是邱华栋为写这本书找资料时的感受,“我也看了大量的资料,大学毕业到北京我就收集了20多年的材料,装了两个柜子。”接着他讲了写这本书的结构,“时间是3000年,北京建城的历史,空间不断在变化,所以时间和空间一出现以后,我觉得结构就有了。”

对于这本书的定位,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把它定位成一个作家个人的城市观察,因为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本(自己的)北京传。”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北京,可以自己选择切入的角度,自我把握北京这个城市。

邱华栋在分享过程中,将时间与空间结合,以北京不同时期的地图为依托,将地理、历史相结合,讲述北京的自然环境,形成的历史因素、发展变化等内容。他还向大家讲述了未来的北京,“未来的北京,北京四个中心这是一个定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是四个中心。北京的空间布局也发生了变化,叫做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他用“棋盘状格子化”来形容未来的北京。

最后,邱华栋还讲了北京人文精神,主要列举了几位北京的作家:曹雪芹、老舍、王朔等,并以一个新北京人视角呼吁“我们作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要热爱这个城市,寻找我们所感兴趣的各种各样的符号和生活。”

讲课过后,邱华栋解答了现场听众的问题。有人问到他写作的诀窍和经验,他讲了自己的“笨办法”:多读。写作面临所有的问题只有通过写作才能解决,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文学创作之路风景旖旎,同时也障碍重重。如何面对困境和疑难,从而写出心目中的理想之作,是很多热爱写作的朋友都要面临的问题。北京作家协会于今年10月~11月,邀请文学领域的多位大咖作为“大家小课”的主讲嘉宾,讲授内容涉及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多种文体,来纾解朋友们的疑惑。该系列活动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北京作家协会承办。(刘思怡)


所有评论( {{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