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明镜周刊》日前评选出2015年度图书畅销榜,此外,德国2015年评选出德国图书奖、德国经济图书奖、德国青少年图书奖、德国最美的书等多项图书大奖,在此对2015年德国备受关注的图书进行梳理。
德国
虚构类
德国评论界似乎偏爱一些对人性和生活展开剖析,给人生带来思考和感悟的虚构类作品。2015年受媒体热评的当属安德里亚斯·迈尔的系列小说新作《地方》。作者称“要创作一部希望能持续写下去的作品”。该系列据说至少有10部,一定程度上是一本不像自传的自传。故事围绕德国黑森州的维特劳,随着作者回忆的延伸,空间逐渐扩大,视角却越来越窄,越来越微观。德国媒体期待迈尔在该系列最后一部作品中能从《房间》、《地方》来到《宇宙》,这样宇宙和人将最终分裂为基本粒子。
乌尔里希·佩尔策的新作《更好的生活》或许更契合时代精神。他从三位经理人的视角,描写了现代商务人士的生活。他们追逐金钱,奔忙于机场,在繁忙的电话中消耗掉自己的私人生活。评论的声音基本都是正面的,认为作者在各种意识形态下保持了中立,创作出一位极其出色的反面角色。
媒体对德国图书大奖的入围图书表现出极大的肯定,以至于评论界对该奖入围作品的选择显得十分谨慎,如克莱门斯·塞茨的小说《女人和吉他之间的时光》引起争议极大。文学评论家呼吁不要将此书选进德国图书奖复选名单。可以看出德国图书奖一直被德语媒体关注,受到极大肯定。
燕妮·埃尔彭贝克的《去,去了,去过》最终进入德语图书奖复选名单。虽然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该书的文学性,但是大多数雷竞技raybet球类竞猜人认为,这部难民话题的新作出版得恰逢其时。作者对此问题做了多年的资料搜集工作。
罗尔夫·拉佩特的《那年冬天》遗憾止步初选名单。该书同样将跟难民相关的一个细节编织进情节中。主人公是一位年近五十的艺术家,他大量搜集难民遗失的东西,力图将它们转化为一件艺术品。小说主要讲述了艺术家回归家庭生活的故事。
最终获得大奖的是弗兰克·魏泽尔的《一九六九年夏——位躁郁症少年创立了红军党》,简称为《创立》。作者本人是一位音乐家,他表示该书是按照音乐的韵律来进行结构设定,“每个章节一定要蕴含音律,有时几乎能让我感受到诗歌的节奏”。
诗歌、戏剧图书的销量在2015年突飞猛进,比2014年增长了14.5%,但是市场占比只有1.2%。2015年此类图书之所以获得较多关注,主要归功于年初在莱比锡书展上获奖的延·瓦格纳的诗集《集雨桶变奏曲》。此外,霍洛芬斯首部图配文的动物诗集《吠错树》也受到关注。
2015年,读者对侦探小说的热情不减,最畅销的是夏洛特·林克的作品《受骗的女人》。此外,斯蒂格·拉森和尤希·阿德勒-奥尔森的作品也销售不错,二人均是《明镜周刊》10年来畅销书榜单上的常客。
乔乔·莫耶伊斯的《崭新的生活》、《一幅关于你的画》和格兰·辛姆生的《罗茜计划》等叙事文学都销量惊人。
非虚构类
由于圣诞礼品季拉动了德语读者的图书消费能力。礼品类图书荣登非虚构类图书榜单。最受欢迎的圣诞图书礼物当属彼得·沃尔雷本的《树的秘密生活——树木的感受和沟通》。沃尔雷本认为,森林有生命,树木有感知、感情、记忆,树木之间不仅通过散发香气传达危险信号,他们之间的交流有些类似互联网。
旅游类图书也经常被作为礼物馈赠给朋友家人。12月旅游类图书榜单第一名是施特凡·奥尔特的《在伊朗沙发冲浪》,紧随其后的是哈沛·科可林的《我出去一下:圣雅各古道朝圣之旅》,此书因为同名电影上映一举又冲上了排行榜。
非虚构类中有两部与中国有关的图书收获了大量人气。首先是杨喜凡(音译)的自传《鲤鱼跳龙门:从我家看中国》。该书以一位年轻的德中混血姑娘祖父的故事开头。老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既是疯狂的发明家,又是钢琴家、诗人、歌手,八十高龄还上了春晚。该书作者深深感受到出生地上海的活力和节奏已经席卷了全中国。而德国慕尼黑如今却让她深感无聊,也感受到,德国媒体所勾勒出来的中国的模样跟现实中的中国存在着极大差别。
另一部是《时代周报》负责东亚地区的记者安吉拉·科克里茨的著书《在云端奔跑的人》,讲述了她在中国生活的故事,受到不少读者喜爱。书中有中国人的期望、看法和目标。托马斯·霍尔曼的《中国字》以及莉迪亚·郝思坦的《中国当代艺术》则成为汉学家或行业专家的必读书目。
2015年有更多现实、严肃的话题得到德国读者的广泛关注。尤尔根·图登霍夫创作了《深入伊斯兰国十天》。作为记者的图登霍夫和他的儿子受到伊斯兰国哈里发的邀请,走访伊斯兰国控制区十天。他的作品内容翔实,个人经历丰富,读起来像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政治侦探小说。
目前德国非虚构类图书的关注点也多与伊斯兰教国家有关。最能引起关注的作家当属伊朗裔作家纳维德·凯尔曼尼。去年他的《万分惊奇》不仅荣登各大榜单,而且引起德国媒体热议。书中讲述一位穆斯林理解并接受基督艺术,最值得肯定的是德国人和穆斯林通过基督教的思想互相靠近。他的这部新作不仅是畅销榜的常客,两本旧作也上了《明镜周刊》2005~2015年畅销书榜单。
2015年有一本书获得德国媒体的交口称赞,那就是由提尔曼·拉莫创作的《有关托马斯·曼家族的传记》。拉莫借助于迄今未公开的大量资料,为读者讲述了曼家族经历的波折生活。
2015年还有几本围绕德国历史名人的创作广获关注。一本是有关哲学家康德的作品,斯特芬·马尔图斯的《启蒙》,另一本是托马斯·德·帕多瓦创作的爱因斯坦的传记《独自对抗万有引力》。
另外,畅销书作家的新作和非虚构类获奖作品中业涌现出一些可圈可点的作品。曼弗雷德·吕茨的《歧途——错误的对待》位列10年来德国畅销书榜单。作者的新作《如何走上幸福之路》用一种轻松且通俗的方式讲述了哲学史,告诉读者该如何让自己获得幸福。作者以新奇的故事及富有说服力的论据来佐证自己的命题,令这个命题十分幽默有趣,极具思想性,又有深思熟虑之后的一气呵成。
德国经济图书奖的获奖图书《第二次机器时代——下一轮数字化革命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主题听起来似乎没那么令人幸福。作者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和安德鲁·迈克菲预言,正如200年前的工业革命一样,数字革命也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随着技术进步,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德国经济图书奖将通俗易懂作为评奖的一条重要标准,借此推动社会对经济的了解。
少儿类
德国青少年图书奖面向以德语出版的任何国家的作品进行评选。评委会主席评价2015年的提名图书中“许多有精美的设计、特别的手感”,“虚构与非虚构少儿图书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非虚构图书也善用叙述元素,唤起情感”。巧合的是,2015年德国多项少儿图书奖的获奖作品多以绘本为主。绘本糅合幽默、荒谬,甚至科幻因素,为儿童及青少年图书插上了幻想的魔力翅膀,令人在头脑中营造出堪比电影大片的画面与情节。
大卫·威斯纳的《猫先生施努弗斯》摘得绘本大奖。这本书里基本上没有文字,只有绘画,讲述了载有外星人的宇宙飞船打扰了猫先生施努弗斯安静的生活。故事情节离奇,封面设计却极其传统,维斯纳用这种对比打破了读者的预期:以图画书的形式表现一个科幻故事,虚构的情节与现实的绘画风格形成一种反差的张力。
卡尔森出版社推出的《雪巨人》获得了青少年小说奖。作者苏珊·克莱勒笔下的两位主人公阿德里安和史黛拉,从小就是邻居,一起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友谊如何变成爱情?当只有其中一个人的情感发生变化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克里斯蒂娜·略克尔的《脑袋爆啦》获得了非虚构类少儿图书大奖。如何理解和解释灵魂?略克尔通过把儿童的话语翻译成为丰富的插图,并采用儿童绘画的方式解释这一哲学问题。
2015年青少年图书奖评委会大奖颁给了大卫·勒维坦的《最终,宇宙对我们无关紧要》。小说的主人公A,每天早上都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体中醒来,有时是少年,有时是少女。他对这种挑战已经习以为常,可是却疯狂地爱上了女孩瑞亚侬,想跟她一起生活。作者成功创作出一段可信且美好的爱情故事,用哲学的思想方式促使读者进行思考。插画师萨宾娜·弗里德里希松凭该书荣获特别奖。
●延伸阅读
“德国最美的书”
“德国最美的书”的评选在过去这几年日益成为关注亮点。2015年,专家评委共从756本候选图书中选出25本“德国最美的书”。2015最美书大奖花落迈克尔·格拉沃格思的《69间酒店房间》(安德勒图书馆)。这本书荧光色封皮,夜色中会熠熠发光。作者2014年过世,生前曾是德国最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之一。
有一本入围图书玛利亚·安塔斯的《一拭去尘》主题新颖,不仅被报纸、电台强烈推荐,同时也是读者购物清单的首选。该书讲述我们的打扫行为是如何改变的,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改变。
最美书中还有一本值得一提,那就是马丁·施密茨-库尔的《书与书人——图书和图书行业的未来》。数字化和网络不仅改变了图书,同时也改变了图书行业。身为记者的施密茨-库尔询问了众多行业专家,作者计划以各种可能的形式出版,最终只出版了纸质版和电子版。受访者认为,市场对增强型电子书似乎并没有做好接受的准备。
法国最具影响力图书TOP10
2015年年初与年终接连两次恐怖袭击不仅在法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对大众文学也有难以磨灭的影响,这使2015对法国来说意义非凡。2015年度畅销书中,不仅有像米歇尔·屋埃勒贝克、德尔菲娜·德·维甘等常居于前列的畅销作家的作品,同时还有一些不为大众熟知的作家作品受到欢迎与关注。法国著名报纸《费加罗报》对2015年畅销书籍进行整理,精选出10本表现最为突出的作品。
米歇尔·屋埃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的《屈从》(Soumission)2015年1月刚一问世,就在法国引起不小震动,不仅因为其出版时间恰逢震惊世界的《查理周刊》遇袭事件,更是因为其在恐怖主义横行的大背景下,仍敢于直指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近年来的恐怖袭击,极端组织势力扩大,越发常见的颁布紧急状态使米歇尔为可能到来的世界大战感到担忧。在第6部小说中,作者设想2022年法国正处在内战爆发的边缘,法国社会正逐步伊斯兰化。小说的主人公为大学教员,研究改信天主教的没落教徒的作品,在国家社会局势的巨变下,他自己也不再抱有幻想,最终改信伊斯兰教。小说写出了一代人的幻想破灭,也有无处不在的辛辣幽默。这部既有科幻元素、又有以道德教育为目的的寓言故事的作品,在法国有50万读者,在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甚至美国也大获成功。
还有一本书也直指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阿尔及利亚作家鲍比·桑萨勒(Boualem Sansal)的小说《2084》,该书中建立了一个名叫阿比斯丹的庞大帝国,实行宗派主义的极权体制,以监禁、禁令和遏制为主要治理手段,只有一个叫阿迪的人开始质疑这一切。他尝试着去了解体制并开始调查隔离生活的叛教者在没有宗教给养下的生存状况。在这部书中虽只字未提伊斯兰教,但字字不离所暗示的极端伊斯兰主义。这部小说一经问世便受到各方欢迎,出现在各大法国重要文学奖候选名单中,获得2015年法兰西学院小说奖,并被法国著名杂志《读书》评为年度最佳图书。
在对伊斯兰教集端主义的集中控诉中,也有一种冷静、客观的声音。获得“东西方的文化桥梁”赞誉的马蒂亚斯·埃纳赫(Mathias Enard)凭借《指南针》(Boussole)获得了2015年龚古尔文学奖。小说透过一位奥地利音乐学家弗朗兹·利特的视角展开,在神秘、爱冒险的萨拉的陪同下,弗朗兹四处游历,在各个城市遇到许多旅行者、探险者、作家、音乐家、艺术家。作者希望向读者展示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东方人能给西方人,特别是欧洲人带来的东西,借此打破对伊斯兰教简单化或幻想化的形象。
弗吉尼亚·戴斯邦特(Virginie Despentes)的《弗农·苏比戴克斯》(Vernon Subutex)讲述主人公弗农·苏比戴克斯曾是一位唱片商,遭遇变故沦落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一位有名的音乐人朋友收留了他,并给予他经济上的帮助,但因其过分的要求,最终弗农还是流落街头。可是这位朋友不知弗农手里有一段十分抢手的录像……身兼导演的戴斯邦特凭借该书获奖无数。
大卫·劳伦斯(David Lagercrantz)的《黄金时代——没能毁灭我的事与物》(Ce qui ne me tue pas)是“黄金时代”系列之四,续写着该系列小说十年来的传奇,同时在25个国家出版发行。身为记者的瑞典作家劳伦斯为贯穿4册的男主人公米凯尔和里斯贝斯设置全新的冒险奇遇,继续进行他们共同的事业,向瑞典政府揭发叛徒和心怀不轨的间谍。女主人公则发现家族中的一个新敌人,随之将开启第5部小说的传奇。这部小说在法国印量高达50万册。
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ievitch)凭《作品集》(Euvres)荣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此前,她曾凭借《红头发男人的终结》一书获得法国美第奇文学奖而在法国家喻户晓。她的作品横跨1939到1945年的战争和阿富汗冲突,生动反映了苏维埃时期频发的悲剧以及极权专制下的社会民生,因此得名“声音小说”。作者通过长时间深入实地、耐心细致地调查研究收录证据,并将其加工整合完成作品。
德尔菲娜·德·维甘(Delphine de Vigan)继4年前一部写其亡母的作品《没有什么能与黑夜对抗》大获成功之后,又融入亲身经历写成小说《写自一个真实的故事》(D'après une histoire vraie)。小说讲述一位成功的女小说家难以写出一部能兑现出版方承诺的小说,任由一个晚会上遇到的女人逐步控制其生活的故事。作者运用自传体小说和恐怖小说结合的写作手法,巧妙地将虚构与现实混合在一起。德尔菲娜凭该书获得了2015年勒诺多文学奖及高中生龚古尔文学奖。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巴黎是一个节日》(Paris est une fête)曾在1964年出版,在2015年巴黎两次经历恐怖袭击、被悲伤气氛笼罩的背景下,经再版重回大众视线。海明威在这部书中,回忆了上世纪20年代定居巴黎时的情景,细致记录下当时巴黎的点滴细节。
历史学家保罗·外依尼自从巴尔米拉考古遗址遭极端组织毁坏之后,便开始重新精简重编他15年前为这座“沙漠绿洲”创作的作品,并推出了《巴尔米拉,无可替代的宝藏》(Palmyre. L'irremplaçable trésor)。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了融汇古希腊罗马文明与东方文化文明古城居民在当年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作者指出,伊斯兰极端组织毁坏这些古迹,并不是因为其象征的意义,而是为了挑战对欧洲文化的好奇心,以唯一虔诚的宗教信仰取代它。
德国作家玖利亚·恩德斯(Giulia Enders)的《肠道不为人知的魅力》(Le charme discret de l’intestin)将视线投向对人体至关重要却又常常被忽视的人体第二大脑——肠道。年轻的胃肠学研究员将对肠道的细致分析与独到见解用一种贴近大众生活的方式展现给大家,使大众充分感知其魅力,同时又不会有乏味之感。不同于市面上众多讲述饮食健康和休闲生活的图书,这部小说以幽默大胆的语言让人们自己认识到肠道健康的重要性,自觉关注肠道健康。总印刷50万册,是2015年出版业的一匹黑马。